《古典主義》由中國青年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書號9787515357331,收錄了李永毅的121首詩,其中大部分是2018-2019年的新作。第一輯《春秋》用7個組詩、35段戲劇性獨白重新詮釋了動蕩恢弘的春秋時代。第二輯《萬物》以19首形態各異的格律詩表現了作者與自然的共鳴。第三輯《宗師》以微型戲劇對白的方式呈現了19位中外文學大師的內心世界。第四輯《幻境》的19首詩更具想象和夢幻色彩,以獨特的方式對文學世界和科技時代作出了回應。第五輯《天命》以19首謹嚴的格律詩追溯了世界上19個文明的歷史軌跡。第六輯《塵世》的19首詩記錄了作者自己和芸芸眾生在世界上的日常生活。第七輯《漢風》的19首詩是互文的實驗,每首對應於漢代的一首著名五言詩,以靈魂附體的方式重歷漢代天人合一的世界。這部詩集從整體到局部都有清晰的藝術設計,反映了作者古典主義的詩歌觀,那就是以人類的整個傳統和全部經驗作為創作的資源,形式與內容共生,讓每一件作品都成為自足的、自洽的、有特定邏輯的作品。
分類:出版著作
奧維德《哀歌集·黑海書簡·伊比斯》
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年1月出版,書號:9787515354309
這是古羅馬大詩人奧維德流放黑海期間全部作品的合集,包括五部《哀歌集》(Tristia)、四部《黑海書簡》(Ex Ponto)和長詩《伊比斯》(Ibis)。這是奧維德流放詩歌第一次整體譯成漢語。譯文從拉丁原文譯出,並仿效哀歌體格律,單行六頓、雙行五頓,全部押韻,每兩行換韻。書的前面有兩萬字的前言,譯文附有十萬字的注釋,融合了西方學界百餘年來的研究成果。
如果說屈原的《離騷》開闢了中國的流放詩傳統,那麼開闢西方流放詩傳統的就是奧維德的這三部作品。這是西方文學史上第-次成系列的以流放生活為題材的詩歌作品,從古羅馬白銀時代的塞涅卡到20世紀的曼德爾施塔姆、布羅茨基等,無不深受其影響。它們成為後世流放文學的原型。
奧維德(Publius Ovidius Naso,公元前43-公元17)是古羅馬文學黃金時代的最後一位大詩人,與維吉爾、賀拉斯、盧克萊修和卡圖盧斯同為古羅馬詩歌的傑出代表,兩千年來始終是西方文學正典的核心部分。他的《變形記》既是古希臘羅馬神話的寶庫,也為後世詩人如何擺脫荷馬、維吉爾等人的重負展示了結構、技法、策略的多種可能性;《歲時記》是古羅馬曆法文化的詩意闡釋;《情詩集》《愛的藝術》等作品集古羅馬愛情哀歌之大成,是文藝復興以來眾多愛情詩人效法的對象;《女傑書簡》對歐美書信體虛構文學影響巨大;《黑海書簡》《哀歌集》等作品則成為後世流放文學的原型。奧維德的精緻措辭受到古典主義者和新古典主義者的推崇,他的遊戲性、顛覆性又受到現代主義者和後現代主義者的熱捧。論對歐美文學實際影響的廣度、深度和持久度,奧維德是無與倫比的。
噹噹網銷售地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48410.html
京東網銷售地址:https://item.jd.com/12579214.html 繁體版
《牛津通識讀本:德里達》
譯林出版社2019年3月出版,書號:9787544776165
【內容簡介】
雅克•德里達以《論書寫學》《馬克思的幽靈》《友誼政治學》等著作蜚聲學術界,對後結構主義哲學思潮影響甚巨,也是深刻論述我們這個“後現代”世界的巨匠之一。他挑戰了西方哲學傳統一些最深層的假定,塑造了他所命名的“解構”運動,正是這層關係為他贏得了聲譽,也為他招來了罵名。在本書中,西蒙•格倫迪寧向我們揭示了德里達的著作何以艱深難解,又何以意義深遠。他相信,這位哲人的驚世見解對哲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名人評價及推薦】
格倫迪寧教授的解讀不但對於澄清偏見、誤讀,對於領悟德里達別具一格的“書寫”“解構”“起源”“延異”“播撒”等諸多哲學概念的真實涵義是值得一讀的導論文本,更重要的是他同時成為傳承德里達承繼的西方人文精神傳統的文本解讀者。格倫迪寧教授的解讀還讓我們深深領會到德里達這位“忠實的”不忠實繼承者內藏的無限魅力,那就是發自心靈的對精神傳統、對世界、對他人、對個體的摯愛。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法國哲學研究中心原主任 杜小真
Swordsman Poet Phantom: Growth of a Chinese Mind
Father and Son: Poems of Correspondence
《叢林故事》
《野性的呼喚 海狼》
《希臘英雄傳》
《楊柳風》
一本關於家園最美麗的文學經典,被權威雜誌評為“一個世紀來改變人們思維和生活方式”的名作,被英國書店巨人譽為“最能代表二十世紀的一百本書”之一!他們生活在河岸或者大森林裡,有樂同享,有難同當。為了教育連連闖禍的哈蟆,他們煞費苦心,對他說服教育;當哈蟆的住宅被黃鼠狼們霸佔以後,他們聯合起來,齊心協力!《楊柳風》是一部妙趣橫生的經典兒童小說,書中塑造了幾個可愛的動物形象:膽小怕事但又生性喜歡冒險的鼴鼠,熱情好客、充滿浪漫詩趣的河鼠,俠義十足、具有領袖風範的老獾,喜歡吹牛、臭顯、追求時髦的哈蟆,敦厚老實的水獺!
《發現卞之琳》
在中國“現代派”詩歌的重要代表人物卞之琳誕辰100周年之際,外研社編務中心編輯部與人文社科分社聯合推出《發現卞之琳:一位西方學者的探索之旅》,該書系出生於美國的荷蘭學者漢樂逸(Lloyd Haft)先生研究卞之琳詩歌生涯與作品的著作,也是全世界最早出版的該領域專著,被譽為“發現卞之琳”途程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作品。該書以文本為經,歷史為緯,採用傳記式研究方法,系統、全面地審視了卞之琳的生平及其作品,詳細評析了卞之琳的詩歌創作、詩歌理論、文學翻譯、翻譯理論。當代詩壇元老屠岸先生評價說:“漢樂逸的這部論著篇幅不長,但質量很高。其特點是史論結合,繁簡得宜,語言精粹,邏輯嚴密;有如評傳,但無某些評傳的煩瑣考證之弊。曾有一些以文學家為傳主的紀實作品,偏重史實,忽略文本;或者反過來,囿於文本,疏離背景。漢樂逸此書二者均不偏廢,為讀者提供了全面了解卞之琳文學成就的通道。這本書還有一個特點,即摒除了術語的堆砌和理論的玄奧,做到了深入淺出,因而引人入勝。”除了將這本書作為卞之琳詩歌的閱讀指南之外,它對今日的中國讀者還別有一種價值,那就是透過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位西方年輕讀者的眼睛去領略這位20世紀中國傑出詩人的內涵。卞之琳創造性地融合了西方和中國的元素,文學史已經表明,他是20世紀影響力最持久、風格最獨特的中國詩人之一,對於他的研究還任重而道遠,而本書的翻譯出版已經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