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拉斯詩選》

這是第七屆重慶文學獎翻譯獎獲獎作品,是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李永毅教授繼2008年《卡圖盧斯歌集拉中對照譯註本》之後推出的又一本古羅馬詩集。全書700餘頁,定價78元,採用拉中對照的形式,精選了賀拉斯的46首詩,共計4000餘行,內容覆蓋了他的所有詩集:四部《頌詩集》、《世紀之歌》、《長短句集》、兩部《諷刺 詩集》和兩部《書信集》(含《詩藝》的第一個完整詩體漢譯)。為了體現賀拉斯在韻律方面的成就,譯詩自創了十餘種漢詩格律,分別與不同的格律對應。和一般的詩選不同,本書格外重視長詩,近一半選目都是百行以上的作品。該書的一大特色是根據拉丁文原文譯出,並參考了西方學術界幾百年的研究成果,每首詩都逐行注釋,注釋總字數超過四十萬字,是譯詩字數的七倍,體現了“深度翻譯”的理念。

售書地址

《馬基雅維里》

尼科洛•馬基雅維里告誡政治領袖們,為了求得善果,必須有為惡的勇氣。從此他便成了狡詐與無德的代名詞。他果真該承受如此惡名嗎?昆廷•斯金納在本書中力圖回答這個問題,主要考察了馬基雅維里的三部代表作——《君主論》、《論李維羅馬史前十卷》和《佛羅倫薩史》,並以令人欽佩的曉暢文筆將馬基雅維里的要旨呈現在讀者面前。

《哈姆雷特謀殺案》

20世紀是批評的世紀,文學批評理論空前繁榮:社會歷史批評、心理分析、馬克思主義批評、女性主義批評、結構主義理論、接受美學、文學史批評……各派都為解讀文學作品提供了一種視角或方法。作者巧妙地把這些批評理論編織到了他的謀殺小說中,讓每個流派都面對《哈姆雷特》發言,讓他們互相辯難,互相揭短,最後又走向毀滅。讀者可以在輕鬆愉快的閱讀中了解西方20世紀文學批評理論的概貌,並對文學理論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這本書也不乏獨立的文學價值,作品中充滿了喜劇性的揶揄和戲擬,常常令人捧腹。作者以誇張的手法揭示了各種批評流派的局限,也順帶諷刺了當今學術界的一些荒誕現象,勾勒出一幅文學教授的眾生相。

《賀拉斯詩全集》

本書是第七屆魯迅文學獎翻譯獎獲獎作品,翻譯了賀拉斯的全部詩歌作品(四部《頌詩集》、《長短句集》、《世紀之歌》、兩部《閑談集》和兩部《書信集》),總量近八千行,以拉中對照的方式呈現給讀者。為了更準確地理解賀拉斯的原作,在翻譯之前,譯者閱讀了數百篇國外學術界的論文和一些專著,並參考了十餘部國外注本和多個英譯 本。這些前期準備工作的筆記和翻譯過程中的想法都濃縮在本書七十萬字的逐行詳註中。為方便讀者全面了解賀拉斯,譯者在引言部分介紹了賀拉斯的生平、作品、格律、主題與藝術風格,在附錄部分添加了版本簡介和參考文獻。由於國內拉丁文學習資料較少,譯者還在注釋中解釋了賀拉斯作品中出現的許多詞語,並對所有的語法難點都做了分析。所以,除了用於文學研究外,本書也可作為拉丁語學習的閱讀材料。

售書地址

《卡圖盧斯歌集拉中對照譯註本》

卡圖盧斯的《歌集》共輯錄了113首詩(最初有116首,學術界已認定第18首、19首、20首不是卡圖盧斯的作品,但仍沿襲原來的編號)。這些詩按編排順序可劃分為三部分。 第1—60首是一些短詩,採用了多種格律(所以被稱為polymetricpoems)。這些詩抒情性很強,語言高度口語化,鮮活生動,許多都是歐洲文學史上的名作。 第61—68首是七首較長的詩。第61首和第62首是兩首風格迥異的婚歌。第63首和第64首代表了卡圖盧斯的最高成就,繼承了古希臘的史詩風格和素材,卻以自己獨特的領悟顛覆了神話傳統,反映出羅馬共和國晚期動蕩的精神氣候。第65首和第68首奠定了古羅馬哀歌體的基礎。第66首則帶有明顯的泛希臘時期亞歷山大詩歌的風味。 第69—116首都採用了哀歌雙行體的格律,主要是愛情詩和諷刺詩。這一部分的愛情詩與第一部分的相比,抒情性較弱,分析性較強,不以情趣見長,而更具內斂的張力。

售書地址

《俠血詩骨》

本書收錄了李永毅二十多年來的百餘首詩,分為“父子情:應和篇”“雨落中原:劍俠篇”“長安行:歷史篇”“逃遁的心霧:懷舊篇”“山林之幻:玄思篇”“臨時停車:塵世篇”和“上鎖的房間:生活篇”七個部分。作者努力借鑒中國古典詩歌傳統和西方詩歌傳統,堅持獨立風格,不追隨任何潮流,在形式和內容上都做了獨特的探索。

《賀拉斯詩藝研究》

這是國內第一本研究古羅馬詩人賀拉斯的專著。第一章討論了賀拉斯作品中藝術與政治的關係。竭力將文學納入帝國秩序的屋大維與竭力維持人格和藝術獨立的賀拉斯展開了反 復拉鋸,最後賀拉斯仍然保持了艱難的獨立。第二章考察了贊助體制和奧古斯都時期的文學流通方式,具體而言就是麥凱納斯的扶 持以及維吉爾等文學同道對賀拉斯 詩歌創作的影響。第三章關注的是賀拉斯以詩學為內容的作品以及包含了詩學暗喻的詩歌。從這些作品可以看出,賀拉斯受到了泛希臘時代亞歷山大詩派的影響,同 時又極為崇拜古希臘詩歌,並充分吸收了以維吉爾為代表的羅馬傳統,將三者融為一爐。第四章探討了賀拉斯的藝術技巧,尤其是抒情詩的非個性化傾向、諷刺詩的 戲劇化手段、作品結構的對話性、移位修辭手法、體裁越界以及元素雜糅等方面。第五章主要解讀了賀拉斯以哲學為題材的詩歌,分析其中的黃金中道思想以及賀拉 斯作品中的主要哲學主題。

《德里達與歐洲思想經典的對話》

本書是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成果。作者選擇了歐洲思想史上六個重要階段(古典時期、中世紀、文藝復興、啟蒙時期、19世紀和20世紀)的十四位傑出思想家 ——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奧古斯丁、艾克哈特、但丁、蒙田、盧梭、康德、黑格爾、克爾凱郭爾、馬克思、尼采、索緒爾和胡塞爾,深入探討德里達在其著作中對 他們的解讀,並結合學術界的評析和自己的理解,比較德里達與他們的異同,以提供觀察德里達和這些思想經典的多種視角。這場思想之旅表明,德里達一生都在與 傳統對話,他涉及的議題也都是歐洲哲學、政治學、神學、倫理學、文學的核心議題。他總是從側面、邊緣進入傳統,在不同文本之間的裂隙,在同一文本的不同接 受時刻的裂隙,在論證和辯解的空白處尋求意義,這種策略使得傳統呈現出令人驚訝的豐富性和生命力。

《卡圖盧斯研究》

《卡圖盧斯研究》是國內首部研究卡圖盧斯的專著,也是國內首部以一位古羅馬詩人為研究對象的專著。作者介紹了卡圖盧斯的個人生活與羅馬共和國晚期社會現實的關係;以古希臘、泛希臘和古羅馬三大詩歌傳統為背景,探討了卡圖盧斯先鋒詩學的特徵;着重分析了卡圖盧斯《歌集》複雜的經驗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技巧,特別是其中的愛情詩和微型神話史詩。卡圖盧斯促成了奧古斯都時期羅馬詩歌的繁榮,啟發了賀拉斯、維吉爾、奧維德諸大師,對文藝復興以來的歐美詩歌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了解卡圖盧斯有助於加深讀者對西方文學的認識。